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
26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头癣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白秃疮,中医病名,相当于西医白癣;肥疮,中医病名,相当于西医黄癣。
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
“白秃”最早见于《神农本草经(上卷)》:“松脂味苦温。主治痈疽恶疮,头疡白秃,疥瘙风气,安五脏,除热。久服轻身延年。”

《刘涓子鬼遗方》有关“白颓疮”的记载,因其多发于小儿, 故称为“小儿白秃”、“小儿秃头疮”;因其有特殊臭气, 且愈后致秃, 故又称为“鸡粪秃”、“白秃疮”。因其疮脓结痂, 损及毛发, 其形似癞, 故又名“癞”、“癞子”、“癞头疮”,此类似西医脓癣或黄癣。

“肥疮”一词首见于南宋医家王璆的《是斋百一选方》:“以猪筒子骨髓调轻粉,涂疮上立效。早涂至晚即干而愈,神妙不可具述。肥疮、疳疮皆可用。”

《周礼》称黄癣为“疕”,据考证:“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疡者造焉”,东汉郑玄注曰:“疕,头疡,亦谓秃也。”

白秃疮,隋代,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之二十七▪毛发诸候:“凡人皆有九虫在腹内,值血气虚则能侵食。而蛲虫发动,最能生疮,乃成疽、癣、瘑、疥之属,无所不为。言白秃者,皆有此虫所作,谓在头生疮有虫,白痂甚痒,其上发并秃落不生,故谓之白秃。”

明代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卷之四▪白秃疮第一百四:“因剃发腠理司开,外风袭入,结聚不散,致气血不潮,皮肉干结,发为白秃。久则发落,根无营养,如秃斑光润不痒,内血已潮,以姜蘸润肌膏常擦,其发渐生,秃斑干枯作痒者,内必有虫,宜用麦饯散搽之,虫死风散,发生可愈,后忌动风、发物等。”

 

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 

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(诚顺和中医馆)建馆10余年,秉持“诚信为本,顺时养生,和谐健康”的中医文化精髓,坚持“名中医,好中药”的立馆之本,在中医药临床诊疗常见病、老慢病、疑难杂症及健康养生等领域颇具特色,建设和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40余位名老中医团队,10余年坚持甄选道地药材,特邀湖北省多位七旬老药师亲手把控药材的进存和煎制,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,是武汉卫计委批准成立的正规中医医疗机构,是武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,是国医大师路志正中医养生实践基地,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实践基地授权,屡获武汉市社工志愿者协会表彰。

咨询预约:027-87878466,微信(手机同号):18627730962

移动官网咨询预约:https://m.chengshunhe.net/

 

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 

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挂号方式:

请添加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号:chengshunhezhongyi ,关注后,点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的:在线挂号,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。

 

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 

微信小程序在线预约挂号方式:

请直接扫描附图的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码,打开微信小程序后在首页的预约挂号版块或点击首页预约挂号、挂号的按钮进入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即可。

 

头癣分类之中医病名溯源及其病因病机。

正文完
客服微信
post-qrcode
 
评论(没有评论)